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您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內容新聞內容
“煩暑郁未退,涼飆潛已起”
北京時間8月8日迎來立秋節(jié)氣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稱:
立秋,七月節(jié)。
立字解見春。
秋,揫也,物于此而揫斂也。
立秋時節(jié)
在民間也被人們稱為七月節(jié),
從文字角度來看,
“秋”字由禾與火字組成,
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
民諺:
“大暑小暑不算暑,立秋處暑正當暑。”
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,
此時還處在暑熱時段,
尚未出暑。
才感盛夏,忽而立秋。
不知不覺
生命中又一個夏天就要過去啦!
古代,人們將立秋分為三候:一候涼風至,二候白露降,三候寒蟬鳴。
涼風至丨一候,涼風至。立秋后,我國許多地區(qū)開始刮偏北風,偏南風逐漸減少,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。
白露降丨二候,白露降。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,夜晚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,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時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一顆顆晶瑩的露珠。
寒蟬鳴丨三候,寒蟬鳴。這時候的蟬,感覺到陰氣上升,太陽光已成強弩之末,一日不如一日,因而鳴叫得更加響亮、凄切。
薄衣御寒:我國很早以前就有人倡導“薄衣御寒”的養(yǎng)生法。這種主張“秋凍”的方法,既順應了自然氣候的需要,又起到了預防疾病、自我保健的作用。具體做法是,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馬添衣加褲,而應該盡可能晚一點增衣,能穿短袖襯衫,就盡量不要穿長袖。
滋養(yǎng)潤燥:立秋以后氣溫由熱轉涼,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,食欲開始增加。秋季氣候干燥,易出現口干唇焦等“秋燥癥”,應以養(yǎng)陰清熱、潤燥止渴、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,可選用芝麻、蜂蜜、銀耳、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。
適時進補: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(jié),以在冬季到來時,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(fā)。秋季進補應選用“防燥不膩”的平補之品,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、南瓜、蓮子、桂圓、黑芝麻、紅棗等。